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RESP)




Re: vipassana
版主
版主


答:佛陀所教導的修行是包含完整的境、行、果,且必是照見五蘊無我。實踐時,由身、受、心、法,依照次第,層層深入,除了內心穩定,並要洞見身心無我,滅除無明,如此才是完整的止觀。依此可以來鑑定任何法門是否合乎佛陀所教導的止觀。止=寂止=奢摩他。觀=內觀=毗婆舎那。

Posted on: 2006/11/19 6:36
Top


問:如何修心念住中的「覺了心」?有何依據?
版主
版主


問:如何修心念住中的「覺了心」?有何依據?

答:依據《瑜伽師地論》,分成「行時」和「住時」,如下修習心念住中的「覺了心」:

一、於「行時」如實覺知六種心:1有貪心,謂於可愛所緣境事,貪纏所纏。2離貪心,謂即遠離如是貪纏。3有瞋心,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4離瞋心,謂即遠離如是瞋纏。5有癡心,謂於可愚所緣境事,癡纏所纏。6離癡心,謂即遠離如是癡纏。

二、於「住時」如實覺知十四種心:

1 略心,謂由正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2散心,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3下心,謂惛沈、睡眠俱行。4舉心,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5掉心,謂太舉故掉纏所掉。6不掉心,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7寂靜心,謂從諸蓋已得解脫。8不寂靜心,謂從諸蓋未得解脫。以上屬淨除諸蓋的階段。

1定心,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2不定心,謂未能入。3善修心,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4不善修心,與此相違,應知其相。5善解脫心,謂從一切究竟解脫。6不善解脫心,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以上屬淨除煩惱的階段。

◆見本網站佛法教材:C5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並科判》。

Posted on: 2006/11/19 6:35
Top


問:如何修心念住?有何依據?
版主
版主


問:如何修心念住?有何依據?

答:依據《瑜伽師地論》,已得近分定者,如下修習心念住:

(a)覺了心:如實覺知1有貪心、2離貪心。3有瞋心、4離瞋心。5有癡心、6離癡心。1略心、2散心。3下心、4舉心。5有掉動心、6無掉動心。7有寂靜心、8無寂靜心。1有等引心、2無等引心。3善修習心、4不善修習心。5善解脫心、6不善解脫心。

(b)喜悅心:若有時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

(c)制持心:若有時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

(d)解脫心: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

◆見本網站佛法教材:C5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並科判》。

Posted on: 2006/11/19 6:34
Top


問:六祖為何說:「看心看淨,卻是障道因緣」?
版主
版主


問:六祖為何說:「看心看淨,卻是障道因緣」?

答:因為六祖說:「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淨。不見自性本淨,心起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故知看者,看卻是妄也。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此處六祖明白指出,修行重點在於離妄念,自然本性淨。而不是起心去看淨,這種看淨的功夫是捨本逐末,反被淨縛。所以,應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正念正知,不斷回到當下,遠離妄念,內心自然清淨,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見本網站佛法教材:U1《六祖壇經》選集。

Posted on: 2006/11/19 6:33
Top


問:六祖為何主張坐禪不言「不動」?
版主
版主


問:六祖為何主張坐禪不言「不動」?

答:因為六祖主張:「若修不動者,不見一切人過患,是性不動。迷人自身不動,開口即說人是非,與道違背。」

此處六祖明白指出,「不動」是指內心不動的真功夫,例如,不去說人是非,而不是坐著身體不動。

◆見本網站佛法教材:U1《六祖壇經》選集。

Posted on: 2006/11/19 6:33
Top


問:單修四念住足以滅苦嗎?還是四念住只是資糧道而已?菩薩是否必須修四念住?
版主
版主


問:單修四念住足以滅苦嗎?還是四念住只是資糧道而已?菩薩是否必須修四念住?

答:最好用經文回答:

◆雜阿含經,大四九八,內六六四,光四九七:

(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羅揵陀賣衣者菴羅園。

( 02)爾時,舍利弗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今現在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中略〕

(07)佛告舍利弗:「汝若不知過去、未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中所有諸法,云何如是讚歎,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說言: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0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之分齊,然我能知諸佛世尊法之分齊。我聞世尊說法,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妙。我聞世尊說法,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法,於大師所得淨信,心得淨,世尊是等正覺。

(09)世尊!譬如國王有邊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堅密,唯有一門,無第二門。立守門者,人民入出,皆從此門。若入、若出,其守門者雖復不知人數多少,要知人民唯從此門,更無他處。

(10)如是,我知過去諸佛、如來、應、等正覺,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當來世諸佛、世尊,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現在諸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 ,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2)佛說是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小結:不但是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要修四念處以滅苦,菩薩也必須圓滿四念處和七覺分才能成佛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Posted on: 2006/11/2 1:06
Top


問:四念住是否只是內容淺小的一法門?
版主
版主


問:四念住是否只是內容淺小的一法門?

答:最好用經文回答:

◆雜阿含經,光六二六,大六一二,內四一六: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人執持四種強弓,大力方便,射多羅樹影,疾過無閡。

如是,如來四種聲聞,增上方便,利根智慧,盡百年壽,於如來所百年說法教授,唯除食息、〔補瀉〕、睡眠,中間常說、常聽,智慧明利,於如來所說盡底受持,無諸障閡,於如來所不加再問;如來說法無有終極,聽法盡壽百歲命終,如來說法猶不能盡。 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

謂身念處,受、心、法念處 。」

(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osted on: 2006/11/2 1:05
Top


問:為何修行絕不能缺少四念住?
版主
版主


問:為何修行絕不能缺少四念住?

答:最好用經文回答:

◆雜阿含經,光六二二,大六○八,內四一二,S 41: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

(2b)若比丘不離四念處者,得不離聖如實法;不離聖如實者,則不離聖道;不離聖道者,則不離甘露法;不離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人解脫眾苦。」

(0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osted on: 2006/11/2 1:04
Top


問:什麼是無明?
版主
版主


問:什麼是無明?

林 教授答:
最好用三篇經文回答:

◆雜阿含經,光三三,大二五六,內三二,S133-135: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

(03)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

(04)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

(05)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06)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07)「何所不知?」

(8a)「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

(8b)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如。

(09)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雜阿含經,光三四,大二五七,內三三,S133-135:

(05)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復云何為無明?誰有此無明?」

(06)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07)「何所不知?」

(8a)「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不如實知。

(8b)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識滅、識滅道跡不如實知。

(09)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雜阿含經,光三五,大二五八,內三四,S133-135:

(05)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所謂無明,無明者為何謂耶?誰有此無明?」

(06)舍利弗言:「不知是無明。」

(07)「不知何等?」

(8a)「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

(8b)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

(09)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成就此法者,名有無明。」

◆小結 :於身心不如實知其苦、集、滅、道,就是無明。 於身心不如實知其集、滅、味、患、離,就是無明。

Posted on: 2006/11/2 1:02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9月07日 01:12:19
Top


問:凡是無明的業都是 惡業嗎?
版主
版主


問:
凡是無明的業都是 惡業嗎?

答:
無明所造的業 分成善業、 惡業、 無記業 ,或分成福行、非福行及不動行 ,由於這些行為是處在無明下所造 ,因而屬於輪迴的有漏 業。

凡是無明的業不都是 惡業 ,因為人天善業( 福行)是無明的業而不是 惡業故。

凡是無明的業不都是 惡業 ,因為不動業( 不動行)是無明的業而不是 惡業故。

◆ 經據:

《瓮喻經》中,佛作是說: 「無明為緣,造福、非福及不動行。 」

◎云何福行?謂有漏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業異熟果故,是名福行。

◎云何非福行?謂諸不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業異熟果故,是名非福行。

◎云何不動行?謂四無色定諸有漏善,是名不動行。

Posted on: 2006/11/2 1:01
Top


問:佛法上為何以意業為重而非身業和語業 ?
版主
版主


問:佛法上為何以意業為重而非身業和語業 ?譬如,偷的身業應比只起偷念而未偷來得嚴重,罵人的口業應比只起瞋念而未出口罵人來得嚴重。

答:這應看清楚整個行為的內涵, 偷的身業必是以偷的意業作主導來完成 ,所以比只起偷念而未偷來得嚴重。同理,罵人的口業必是以瞋念的意業作主導來完成,所以比只起瞋念而未出口罵人來得嚴重。擒賊要擒王,身業、語業和意業中,意業是王。

Posted on: 2006/11/2 0:59
Top


問:凡是無明都是煩惱嗎?
版主
版主


問:凡是無明都是煩惱嗎?

答:凡是無明不都是煩惱,因為 「屬於 知識方面的 無知」是無明而不是煩惱故。凡屬於 貪瞋癡方面的 無知,不但 是無明而且是煩惱。屬於貪瞋癡方面的 無知 ,也就是 屬於煩惱方面的 無明,此即十二緣起的 無明 ,是流轉生死的 無明。屬於知識方面的 無知 ,如宇宙如何形成 、生物的微細分類等等 。

Posted on: 2006/10/19 1:39
Top


問:因明的 「自身為一的公設」 與邏輯的 「同一律」 有無差異?
版主
版主


問:因明的 「自身為一的公設」 與邏輯的 「同一律」 有無差異?

答:

(1) 若把同一律解說為:自己與自己為同一,而以「A=A」表示之,此即是 因明的「自身為一的公設 」:「某法與某法為同一 」,意指 「某法對某法為同一 」。

因明論式:「 某法對某法應是一,因為某法存在故。」

意思是:若某法存在,則某法對某法是一。

例如,人與人為一。名標與名標為一。定義與定義為一(義相與義相為一)。

(2)若把同一律解說為「A是A」,此則不是因明的 「自身為一的公設」。此命題要配合詞義來判斷,例如: 人是人。名標是名標。「 定義」 不是定義,因為是名標故。



【 存在所遵守的規律】

○存在的東西(A、B、C、 X等)以及相互之間,都遵守邏輯的基本規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同一律:凡是 存在的東西,都是自己與自己為一。如,A與A為一;B與B為一;人與人為一。A與A為一,寫成A=A。此處=號表示「相等」,而不一定是表示「是」。

當A、B、C是同義時,也寫成A=B=C。

如,人=萬物之靈=理性的動物。

又如,(4-3)=1,此式左右相等也歸入「 同義」的範圍。

(2)矛盾律:「X 是A」和 「X不是A 」,此二者不能並存、不能同真。此二者是有待檢驗的命題。例如,「 孔子是人」和 「孔子不是人」 二者,前者為真。

「X 是X」或「 X不是X 」,也是有待檢驗的命題。

(3)排中律:「X 是A」或 「X不是A 」之外,沒有第三種存在。

(4)充足理由律:「X 是A」或 「X不是A 」肯定其中一個,要有充足的理由。例如,孔子是人,因為是 萬物之靈故。孔子是 人,因為是東方人故。

◆ 由此可知:

(1)一旦有存在的東西A(如,人),就有「是A」和「不是A」的二個範圍出現(此二相矛盾)。

(2)任何其他的東西X(如, 孔子、桌子)必落入這二個範圍之一(如,孔子 是人。桌子不是人 ),沒有第三個範圍(排中)。

(3)X會落入這二個範圍之一,是依據存在的事實,可以檢驗(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小結:

(1)『某法與某法為一』。此為 因明之公設。此為同一律:『 A=A』。

(2)『A是A 』。此不是因明之 公設。



◆攻方:凡是存在,都是自己與自己為一 嗎?(凡是存在,都是某法與某法 為一嗎?)

我方:同意。

攻方:凡是存在,都是某法是某法嗎?

我方:為什麼?

攻方:凡是存在,不一定某法是某法嗎?

我方:同意。(凡是存在,不一定某法是某法,因為定義是存在,而不是定義故。)

Posted on: 2006/10/19 1:38
Top


問:阿羅漢有退而再起煩惱嗎?退了什麼?為何在重病時,有「自殺」的說法?
版主
版主


問:阿羅漢有退而再起煩惱嗎?退了什麼?為何在重病時,有「自殺」的說法?

答:佛教不同部派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經部師的看法並配合經據來解說。

【1】阿羅漢遇到逆緣,應不會再起煩惱,因為所有《雜阿含經》都說聲聞阿羅漢已經得到心解脫、慧解脫,隨眠已斷,「所作已作、不受後有」之故。

【2】阿羅漢有退,是指退失「現法樂住」,此時沒有禪定之樂。

【3】「時解脫」的阿羅漢,有五因緣會退,《大毗婆沙論》說:

經云:「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隱沒忘失。」

五種因緣:一、多營事業;二、樂諸戲論;三、好和鬥諍;四、喜涉長途;五、身恆多病。

◆ 阿羅漢若身有重病,也會退失「現法樂住」,此時身苦而心不苦。

【4】經據:(大一二六六,內九八六,光一○一○)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時有尊者闡陀,住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疾病困篤。…

(03)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闡陀:「汝今當於大師修習正念,如所說句:有所依者則為動搖,動搖者有所趣向,趣向者為不休息,不休息者則隨趣往來,隨趣往來者則有未來生死,有未來生死故有未來出沒,有未來出沒故則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所說句:無所依者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向者則有止息,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滅。」

(04)闡陀言:「尊者摩訶拘絺羅!〔我〕供養世尊,事於今畢矣;隨順善逝,今已畢矣,適意非不適意。弟子所作,於今已作;若復有餘弟子所作供養師者,亦當如是供養大師,適意非不適意。然我今日身病苦痛,難可堪忍,唯欲以刀自殺,不樂苦生。」

(05)爾時,尊者闡陀,即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

(06)佛告舍利弗:「如是舍利弗!正智、正善解脫善男子,有供養家,親厚家,善言語家。舍利弗!我不說彼有大過。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無大過故,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

(07)如是,世尊為彼尊者闡陀說第一記。

◆ 此處佛陀指出,阿羅漢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因而即使自殺沒有大過,但若不是阿羅漢就有大過。由於阿羅漢活著時已經超越生死,所以不同於一般的自殺。佛陀入滅前後,有眾多阿羅漢見佛入滅,他們雖然沒有重病但是亦隨之入滅。此不外顯示阿羅漢之已經超越生死。

【5】經據:(大一二六五,內九八五,光一○○九)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爾時,有尊者跋迦梨,住王舍城金師精舍,疾病困苦,尊者富鄰尼瞻視供養。……

(03)時跋迦梨言:「汝可宣示世尊告敕,及天所說。」

(04)使比丘言:「跋迦梨!大師告汝:夜有二天來白我言:跋迦梨比丘疾病困篤,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言:跋迦梨比丘,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即沒不現。世尊復記說汝:善於命終,後世亦善。」

(05)跋迦梨言:「尊者!大師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彼二天者,亦善知所知,善見所見。然我今日,於〔色〕無常,決定無疑;無常者是苦,決定無疑;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於彼無有可貪、可欲,決定無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然我今日,疾病苦痛猶故隨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即執刀自殺。

(06)時,使比丘供養跋迦梨死身已,還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以世尊所敕,具告尊者跋迦梨。彼作是言:大師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彼二天者,亦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廣說乃至執刀自殺。」

(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共詣金師精舍跋迦梨尸所。」

見跋迦梨死身,有遠離之色;見已,語諸比丘:「汝等見是跋迦梨比丘死身在地,有遠離之色不?」

(08)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

(09)復告諸比丘:「遶跋迦梨身,四面周匝有闇冥之相,圍遶身不?」

(10)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

(11)佛告諸比丘:「此是惡魔之像,周匝求覓:跋迦梨善男子識神,當生何處?」

(12)佛告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識神,以刀自殺。」

(13)爾時,世尊為彼跋迦梨說第一記。

◆ 此處佛陀指出,跋迦梨已經證得阿羅漢,因而死後惡魔找不出跋迦梨再生何處,實已出於三界,超越生死了。

◆ 以上經典顯示出,有的阿羅漢由於過去的惡業而有重病,由於觀察出自己住世久些亦無益於世間,因而決定用「自殺」入滅。由於他們都已經超越生死,因而沒有大過。

Posted on: 2006/9/15 3:40
Top


問:阿含經中說:修習 七覺分或入出息念,可得二果、四果、七果,這種果依何來區分?
版主
版主


問:阿含經中說:修習 七覺分或入出息念,可得二果、四果、七果,這種果依何來區分?


答:

◆二果,指不還果、阿羅漢果,這是依據斷除 五下分結得不還果,和 斷除五上分結得阿羅漢果來建立。

◆四果,指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這是依據 見道、修道的過程來建立:預流果斷除見道所斷煩惱(有三結), 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斷除修道所斷煩惱(有七結)。

◆七果,指現法證涅槃者、臨終證涅槃者、五不還者,這是依據生結、起結的差異來建立。

Posted on: 2006/9/8 6:25
Top


問:修習入出息念時,佛陀說:「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雜阿含經第八○二經),其意義為何?
版主
版主


問:修習入出息念時,佛陀說:「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雜阿含經第八○二經),其意義為何?


答:

◆禪修時,有二類隨煩惱要克服,第一類是障礙「寂止」方面的身麤重、心麤重,第二類是障礙「內觀」方面的欲尋、恚尋、害尋、欲伺、恚伺、害伺、欲想、恚想、害想。

◆第一類「止」的障礙,經由不斷修習入出息念,獲得身輕安、心輕安後,消除身麤重、心麤重,所以佛說:「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

◆第二類「觀」的障礙,經由不斷修習入出息念,令欲尋、恚尋、害尋、欲伺、恚伺、害伺悉皆靜息,所以佛說:「有覺有觀寂滅」。此中的「覺、觀」是「尋、伺」二字的舊譯。注意此處是修習智慧而不是指二禪的修習禪定。經由不斷修習明分想,滅除無明分的欲想、恚想、害想,所以佛說:「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又說:「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欲想、恚想、害想是欲尋、恚尋、害尋的「根」,經由不斷修習入出息念而斷除。

◆論據:本網站佛法教材B4瑜伽師地論《攝事分˙道品並科判》。

Posted on: 2006/9/8 6:24
Top


問:聲聞阿羅漢與佛有無差異?
版主
版主


答:應由 《雜阿含經 》來說明:

◆經文(大一一七七,內一九二,光二七一)

(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灰河,〔兩岸〕極熱,多諸利刺,在於闇處。眾多罪人,在於河中,隨流漂沒。

(03)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厭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緣在此灰河,〔兩岸〕極熱,又多利刺,在闇冥處隨流漂沒?我當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漸見小明,其人默念:今已疾強,見此小明。復運手足,勤加方便,遂見平地。即住於彼,觀察四方。見大石山,不斷、不壞,亦不穿穴,即登而上。復見清涼八分之水,所謂冷、美、輕、軟、香、淨,飲時不噎,咽中不閡,飲已安身。即入其中,若浴、若飲,離諸惱熱。然後復進,大山上見七種華,謂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修犍提華,彌離頭犍提華,阿提目多華。聞華香已,復上石山,見四層階堂,即坐其上。見五柱帳,即入其中,斂身正坐。種種枕褥,散華遍布,莊嚴妙好,而於其中自恣坐臥,涼風四湊,令身安隱。坐高林下,高聲唱言:灰河眾生!諸賢正士!如彼灰河〔兩岸〕極熱,多諸利刺,其處闇冥,求出於彼。

(04)河中有聞聲者,乘聲問言:何方得出?從何處出?

(05)其中有言:汝何須問何處得出,彼喚聲者,亦自不知,不見從何而出。彼亦當復在此灰河,〔兩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中隨流來下,用問彼為?」

(06)「如是比丘!我說此譬,今當說義:灰者,謂三惡不善覺。云何三?欲覺、恚覺、害覺。河者,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兩岸〕極熱者,謂內、外六入處。多諸利刺者,謂五欲功德。闇冥處者,謂無明障閉慧眼。眾多人者,謂愚癡凡夫。流,謂生死。

(07)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手足方便逆流上者,謂精勤修學。微見小明者,謂得法忍。得平地者,謂持戒。觀四方者,謂見四真諦。大石山者,謂正見。八分水者,謂八聖道。七種華者,謂七覺分。四層堂者,謂四如意足。〔五柱帳〕者,謂信等五根。正身坐者,謂無餘涅槃。散華遍布者,謂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自恣坐臥者,謂如來、應、等正覺。四方風吹者,謂四增〔上〕心見法安樂住。舉聲唱喚者,謂轉法輪。

(08)彼有人問諸賢正士何處去、何處出者,謂舍利弗、目犍連等〔諸賢聖〕。

(09)比丘!於中有言〔汝何所問〕,彼亦不知、不見有所出處,彼亦當復於此灰河〔兩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處隨流來下者,謂六師等諸邪見輩,所謂富蘭那迦葉、末伽梨瞿舍梨子、散闍耶毘羅胝子、耆多枳舍欽婆羅、伽拘羅迦氈延、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及餘邪見輩。

(10)如是比丘!大師為諸聲聞所作,我今已作,汝今當作所作,如前篋毒蛇說。」

(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小結:本經明確指出,佛陀是在輪迴中首先找到滅苦之法,而後才有眾多的聲聞阿羅漢經由佛陀之指引而滅苦。所以佛陀超勝於聲聞阿羅漢。



◆經文(大四九八,內六六四,光四九七)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羅揵陀賣衣者菴羅園。

(02)爾時,舍利弗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今現在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03)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說第一之說,能於眾中作師子吼,自言:〔深信世尊〕,過去、當來、今現在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佛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4a)佛問舍利弗:「汝能審知過去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不〕?」

(4b)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4c)復問舍利弗:「知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4d)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5a)佛告舍利弗:「汝復知未來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5b)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6a)佛告舍利弗:「汝復能知今現在佛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6b)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07)佛告舍利弗:「汝若不知過去、未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中所有諸法,云何如是讚歎,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說言: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0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之分齊,然我能知諸佛世尊法之分齊。我聞世尊說法,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妙。我聞世尊說法,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法,於大師所得淨信,心得淨,世尊是等正覺。

(09)世尊!譬如國王有邊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堅密,唯有一門,無第二門。立守門者,人民入出,皆從此門。若入、若出,其守門者雖復不知人數多少,要知人民唯從此門,更無他處。

(10)如是,我知過去諸佛、如來、應、等正覺,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當來世諸佛、世尊,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現在諸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2)佛說是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小結:智慧第一的尊者舍利弗 ,透過自身的體證和城門之喻,明確指出佛陀之超勝於聲聞阿羅漢。

Posted on: 2006/9/8 6:20
Top


動中禪活動與心得分享
版主
版主


活動日期:
95年9月2日(星期六)8:40am報到~5:00pm結束
9月3日(星期日)9:10am報到~5:00pm結束


詳細時間、地點、報名方式...請上動中禪網站
http://www.mahasati.org.tw/xoops/
以上活動由泰國隆波通禪師指導
正念動中禪學會主辦

動中禪心得分享

頂著35度的高温天氣,我前來參加動中禪禪七活動,進入男學員宿舍拿把行李放好,選了一個靠窗床位(因為空位甚多)。令人意外的,我發覺宿舍下方正是石門大壩,適逢雨後排砂放水,晨昏時刻正是景色最為壯濶之時。

自年輕時,我就對佛法有著興趣,想要探索生命真義,參訪過幾個名山道場,參加開示演講,齋戒法會,禪七等等活動,以及選讀大師佛法著作以充實自己。其間也有十多年的時間,佛學知識可說學了不少,也曾下過一番功夫。然而捫心自問,雖然參加過這麼多的佛教活動,自己知道在實踐佛法,了解生命真義上並沒有什麼進步。

就在心存徬徨之際,我接觸了南傳的內觀修行法門,確實令我能實際體驗何謂佛法的修行,並且得到很大的心靈開發,而動中禪就是其中一個讓我進步最多的法門。

一個禪七下來,心靈因得到提昇而喜悅。當中的細微感受,雖如禪師所開示的古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此提出幾個地方以說明其獨特之處,以為各位後進參考:

1、動中禪是修行的佛法,很少使用佛教的儀式
以前聽過一高僧開示,佛教和佛法是不同的,很多佛教的形式內容,並不是佛法,佛陀所教我們的是佛法,而佛教並不是佛陀創立,是後人所設制,動中禪是很純粹的佛法,因此我們的禪七,沒有太多的儀式,只有在每兩天一次禪師開示前後,各瞌三個頭,以表示對佛法的尊敬及對禪師的謝意。

2、動中禪簡單易學
在台灣所有打坐的方法都稱為禪修,可是有些很愛妄稱鬼神,希求神通,這些其實並非佛法,是民俗宗教化身佛教。有的談太多佛學內容,讓人迷失在各色高深的佛學名詞裡面。有的是方法上令人很難入門,坐在那裡幾天下來,都在打瞌睡及胡思亂想中渡過。而動中禪最令我感到得力之處,就是有一個清楚的方法可資依憑─覺知身體動作。自己的動作自己知道,沒有比這個更簡單更有力的方法了。

3、動中禪是止觀雙運,由觀得止的法門
有其他禪七經驗的人都知道,幾天的打坐或許可以令人止息一些雜念,而得到片刻安靜的心情,但是一回到現實生活,人往往回復原形,很難保有一顆平靜的心。動中禪的覺知動作本身,即是清靜的念頭,覺知本身即是觀照(正念),當覺知力愈來愈強而能持久不斷,心裡的平靜即不容易會被其他的雜念、惡念所引領,平常會衝擊內心的怨恨、絕望、貪愛之心,會猶如被一層棉花包覆,再也很難令我們內心受傷。

4、動中禪是在行住坐臥中修行的方法
很多人身體僵硬或血脈循環不佳而不能久坐,而動中禪可坐可行走,甚至不打坐也可以修行。回家以後,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可以覺知動作,不是只有在打坐或拜佛唸咒時,才能持續修行,真正做得到佛陀導師要我們行住坐臥一心不亂的教導。

以上就是法門本身的個人體驗,另外教導我們的禪師─隆波通也是很不一樣的修行指導者,雖然南傳佛教的戒律是最嚴謹的,不過禪師本人給人的感覺,常常是帶著天真、孩子般的自然,像某些古代禪師的行為一樣。對於學員們再粗淺的問題,他也是很慎重的回答。某次有個學員問道:滅苦之後的人會不會把一切事情都忘記,不認得其他人?而禪師很正經八佰的立即答道:如果一個人突然忘記所有事情及別人,那是發神經病,並不是滅苦的人。

最後我以我和禪師一次禪修中秘密的故事,分享給所有人:某夜正當禪師開示結束走回宿舍,而我正練習行走覺知腳步於其後,突然禪師停在房子前回頭揮手叫我:Mr.何,來!我以為有困難發生,趕快走到禪師身邊,禪師用手電筒指向房子的方向說:誰?誰?此時背後的路燈把禪師的身影,長長的打在房子的外牆上,他又再次指著他的身影說著:誰?誰?我忽然覺得莫非禪師在考較我的禪修功力嗎?我在禪宗公案裡讀了很多,可是禪就是功夫不到就打不出話來,當時我想告訴禪師,可是他又不通中英文:「隆波你太抬舉我了,現在我不會的,但是我會努力。」禪師看我在那裡有口難言,於是走到房子門前,打開一個戶外燈,剎時燈光照亮地面,影子也消失了,原來這次禪門考試的答案公布了,我心裡這麼想,這時候我看到地上一條長約七十公分以上的細蛇,迅速的爬向牆角─原來禪師只是很高興地發現一條蛇,叫我來看看罷了。

在台灣的動中禪只屬於少部份人認識的法門,實在非常可惜。因為動中禪不是可以用演講或文字閱讀來學習,只有真實的去覺知動作,就能得到好處,因此多說無益,希望人人都能參加七日的禪修,以訓練覺知,相信一定可以像我一樣,得到一生受用的利益。

何英超(作者為資深廣告人,學佛經歷15年)

Posted on: 2006/8/23 6:23
Top


問:三界內的十結都是不善嗎?
版主
版主


答:

◆論據:大毗婆沙論中,有部的看法:

【五順下分結中,二不善】,謂1貪欲、2瞋恚。【一無記】,謂3有身見。【二應分別,謂4戒禁取,5疑結,或不善或無記:a欲界是不善,b色、無色界是無記】。

【五順上分結,唯無記】,無慚、無愧不相應故。

◆小結:

三界內的十結,有些是不善心,有些是無記心:

不善心、不善法:1貪欲,2瞋恚,4a欲界戒禁取,5a欲界疑結。

無記心、無記法:3有身見,4b色、無色界戒禁取,5b色無色界疑結,6色貪,7無色貪,8掉舉,9慢,10無明。

Posted on: 2006/8/13 16:51
Top


問:什麼是「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阿羅漢都有法住智和涅槃智嗎?
版主
版主


答:

◆經據:雜阿含經三四七經:

(01)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02)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03)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4a)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4b)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

(4c)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4d)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5a)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5b)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5c)「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5d)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06)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07)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08)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論據:瑜伽師地論:

(a)此中云何名法住智?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性緣起無倒教已,於緣生行因果分位,住異生地,便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

(b)又復云何名涅槃智?謂彼法爾,若於苦、集、滅、道,以其妙慧悟入信解,是真苦、集、滅、道諦時,便於苦、集住厭逆想,於滅涅槃起寂靜想,所謂究竟、寂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所依,乃至廣說。如是依止彼法住智,及因於苦若苦因緣住厭逆想,便於涅槃,能以妙慧悟入信解為寂靜等,如是妙智名涅槃智。(卷九四)

(a)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

(b1)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卷八七)

(b2)云何名涅槃智?謂彼法爾若於苦集滅道,以其妙慧,悟入信解是真苦集滅道諦時,便於苦集住厭逆想,於滅涅槃起寂靜想。所謂究竟寂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所依,乃至廣說。如是依止彼法住智,及因於苦,若苦因緣,住厭逆想,便於涅槃能以妙慧悟入信解為寂靜等。如是妙智,名涅槃智。(卷九四)

(3)若有苾芻具淨尸羅,住別解脫清淨律儀,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增上慧學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先由四種圓滿,遠離受學轉時,令心解脫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卷九四)

◆論據:《大毘婆沙論》

(1)有作是說:知集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有餘復說:知苦集智是法住智,知滅道智是涅槃智。

或有說者:知苦集道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復有說者:知流轉智是法住智,知還滅智是涅槃智。

復次,知緣起智是法住智,知緣起滅智是涅槃智。

復次,知生死智是法住智,知生死滅智是涅槃智。(卷一一○)

(3)謂法住智是知因智,故知三界下、中、上果法所住因故。彼智即此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集智。

涅槃智是知滅智,彼智即此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滅智。(卷一○六)

◆小結:

(1)經論中一個共通的說法是,法住智是知十二緣起的流轉,涅槃智是知十二緣起的還滅。

(2)「慧解脫阿羅漢」和「俱解脫阿羅漢」都有法住智和涅槃智。

Posted on: 2006/8/13 16:44
Top



TopTop
« 1 ... 41 42 43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