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now ! Login
主選單

Forum Index


Board index » All Posts (RESP)




問:勤或精進,為何是善心所?有人勤於詐財豈是善心?
版主
版主


答:

◆這要先釐清勤或精進的定義,《雜集論》說:「勤者,被甲、方便、無下、無退、無足,心勇為體,成滿善品為業。」

善的定義 ,《大毗婆沙論》說:「若法能招可愛果、樂受果,故名善。」

不善的定義 ,《大毗婆沙論》說:「若法能招不愛果、苦受果,故名不善。」 又說:「若法體是無慚無愧,或彼相應,或彼俱有,或彼所生者是不善。」

◆小結:

○ 勤於詐財,應不是真正的精進,因為假名的精進故。

○ 勤於詐財,應不是真正的精進,因為不是「被甲、方便、無下、無退、無足,心勇為體,成滿善品為業」故。

○ 勤於詐財,應不是「被甲、方便、無下、無退、無足,心勇為體,成滿善品為業」,因為不是善心所故。

○ 勤於詐財,應不是真正的精進,因為不是善心所故。

○ 勤於詐財,應不是善心所,因為假名的精進故。

○ 勤於詐財,應不是善心所,因為是能招不愛果、苦受果 故。

○ 勤於詐財,應不是善心所,因為是無慚無愧,或彼相應,或彼俱有,或彼所生 故。

Posted on: 2006/8/13 16:34

Edited by RESP on 2006年09月19日 06:57:54
Top


問:什麼是現法樂住(見法樂住)?阿羅漢是否一直都有現法樂住?
版主
版主


答:

◆《法蘊足論》引經:

(a)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b)謂有苾芻,即於自身,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故離生喜樂,於自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

(c)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證得現法樂住。

◆《法蘊足論》所釋:

◎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所有喜樂,平等受受所攝,身輕安、心輕安,是名喜樂。如是喜樂,從離欲、惡不善法,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離生喜樂。

◎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者,謂即於自四大種所造聚身,離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滋潤、遍滋潤,是一義;充滿、遍充滿,是一義;適悅、遍適悅,是一義,由下、中、上,長養差別。

○譬如農夫,初以少水灌溉畦壟,爾時畦壟滋潤、遍滋潤;

次以中水灌溉畦壟,爾時畦壟充滿、遍充滿;

後以多水灌溉畦壟,爾時畦壟適悅、遍適悅。

○苾芻亦爾,初以下品離生喜樂,長養大種所造聚身,爾時自身滋潤、遍滋潤;

次以中品離生喜樂,長養大種所造聚身,爾時自身充滿、遍充滿;

後以上品離生喜樂,長養大種所造聚身,爾時自身適悅、遍適悅。

◎離生喜樂,於自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者,謂從足至頂,離生喜樂,作長養事,無不充滿。

◎是名修定者,云何為定?

謂即於自身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總名為定。

◎云何為修?謂於此定,若修、若習,恒作、常作,加行不捨,總名為修。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者,顯於此定,能得自在。

◎能令證得現法樂住者,謂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於現法中,證得樂住,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無所悕望,無所思慕,寂靜安隱,故名樂住。於此樂住,得獲成就,親近觸證,故名證得。

◆《瑜伽師地論˙三摩呬多地》所說:

復次,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審慮故。或名樂住,謂於此中,受極樂故。所以者何?依諸靜慮,領受喜樂、安樂、捨樂,身心樂故。

又得定者,於諸靜慮數數入出,領受現法安樂住故。由此定中,現前領受現法樂住,從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領受如是樂住。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所說:

○云何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謂由退故,建立時解脫阿羅漢,彼於現法樂住容有退失。

由不退故,建立不動法阿羅漢,彼於現法樂住定無退失。

如是名為: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集論》所說:

○何等退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遊散、若不遊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可退失現法樂住。

○何等思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遊散、若不遊散、若不思惟,即可退失現法樂住,若思惟已能不退失。

○何等護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遊散便可退失現法樂住,若不遊散即能不退。

○何等住不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遊散、若不遊散,皆能不退現法樂住,亦不能練根。

○何等堪達阿羅漢?謂鈍根性,若遊散、若不遊散,皆能不退現法樂住,然堪能練根。

○何等不動法阿羅漢?謂利根性,若遊散、若不遊散,皆能不退現法樂住。

◆小結:

(1)現法樂住來自於熟習初禪(初靜慮)。

(2)有的阿羅漢有現法樂住,有的阿羅漢沒有現法樂住。

Posted on: 2006/8/13 16:21
Top


問:什麼是佛法的現法涅槃(見法涅槃)?阿羅漢都是處在見法涅槃嗎?
版主
版主


答:

◆經據:雜阿含經二八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見法涅槃?」

(03)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

(04)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05)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6a)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6b)如是〔於〕受、想、行、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07)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論據:瑜伽師地論:

(1)果圓滿者,謂即由此〔法隨法行〕增上力故,心善解脫。又能證得現法涅槃,是名果圓滿。

(2)於現法中,如是諸行皆不流轉。不流轉故,於現法中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名為「證得現法涅槃」。彼於爾時,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有餘未滅,而得說名:清淨鮮白。乃至有識身住未滅,彼恆領受離繫諸受,無有繫縛。彼有識身乃至先業所引壽量,恆相續住。

(3)若有苾芻具淨尸羅,住別解脫清淨律儀,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增上慧學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先由四種圓滿,遠離受學轉時,令心解脫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

◆小結:

由於阿羅漢必「於五蘊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可知「慧解脫阿羅漢」和「俱解脫阿羅漢」於有餘涅槃時,都是處在見法涅槃。

Posted on: 2006/8/13 16:20
Top


Re: 問: 關於金剛乘學會的現任導師--黎日光上師?
版主
版主


答: 不用聊聊上師們, 應珍惜時間,細讀阿含經。因為阿含經中,可以讓我們學習到佛法的正確見解,以及學習到師徒之間和師兄弟之間的良性互動情形。

Posted on: 2006/7/1 4:52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02日 14:58:13
Top


Re: 能海大師傳記與末學些問題請益再次林教授
版主
版主


問題1答:
《四阿含》互通,故能海大師同樣重視《四阿含》。《四阿含經》,見本站佛法教材,如 N1《增一阿含經前五法》,N2《增一阿含經後六法》等。即日起應效法能海大師之詳研。

問題2答:
《法蘊足論》是解釋四阿含之一基本要典,見本站佛法教材G2《法蘊足論》,應詳研。

問題3答:
能海大師說「服膺阿含,全心遵行,則神通光明,不求而自來。」是指整個《四阿含》。只要全心照《四阿含》的法教去如實修學,如實去服膺阿含,全心遵行,則神通光明,不求而自來。

問題4答:
有人想懺悔,誠心修不同的懺法,合修與否都可,重點是要如六祖所說:「何名懺悔?懺者終身不作,悔者知於前非。惡業恒不離心,諸佛前口說無益,我此法門中,永斷不作,名為懺悔。」見本站佛法教材U1《六祖壇經選集》。接著,於生活中實踐八聖道,將正念正知貫穿在日常生活當中,最為要緊。

Posted on: 2006/6/27 5:22
Top


Re: 林教授有關修學南傳內觀法門與佛門密宗相關問題請益
版主
版主


答:觀音耳根圓通法門以耳根為下手處走入內觀。內觀法門是由身受心法層層深入,最後要求根塵接觸的當下能清楚而明白,處在明觸的狀態,而不生起無明的愛取。

Posted on: 2006/6/27 5:19
Top


Re: 林教授有關修學南傳內觀法門與佛門密宗相關問題請益
版主
版主


◆ 問題1:修學南傳內觀法門會和修學佛門密宗相衝突嗎?

答:

1禪修的內容不外是寂止和內觀,也就是定和慧 。南傳內觀法門 也不例外。此處只提 「內觀法門 」,只是強調「慧」是佛法的不共處 。

密宗禪修的內容也不外是寂止和內觀。

2內觀法門是依據阿含經的教導來修 ,南傳有清淨道論的解說,北 傳有聲聞地的解說。 內觀法門主要是觀察自己當下的身受心法,不用觀想、不用控制氣息,方法單純。強調在日常生活中要先培養正念正知,清楚於自己的一舉一動。有正念正知而後才有正 定和智慧。

佛門密宗採用觀想、控制氣息等多種方便法門,修行目標也是定和慧 。

3顯密必不衝突的一點是 ,在日常生活中要先培養正念正知,清楚於自己的一舉一動。 修學時,這點要先達成 ,否則後面所修都成戲論 。自己是否有正念正知,自己是可以檢驗的。



◆ 問題2:修學南傳內觀能否和持咒唸佛菩薩聖號結合起來修學?

答:有的人 ,內心散亂時,先以持咒唸佛使心穩定下來 ,作一前行方便並無不好 。接著,應將正念正知貫穿在日常生活當中,最為要緊。



◆ 問題3:修學南傳內觀和向諸佛菩薩禮拜或者修學佛門禮懺(比方八十八佛懺 三十五佛懺 地藏占察懺等等)會否相衝突?還是不會?

答:有的人 ,先向諸佛菩薩禮拜或者修學佛門禮懺 ,使心清淨下來, 作一前行方便並無不好。接著,應將正念正知貫穿在日常生活當中,最為要緊。



◆ 問題4:南傳內觀法門是否和宗喀巴大師所謂的中士道很接近?宗大師所謂的上士道的修行者們,彼等可以修學南傳內觀法門嗎?此些位上士道的修行者們修學南傳內觀法門,有沒有可能會對彼等產生些心理障礙??

答: 內觀法門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先培養正念正知,清楚於自己的一舉一動。這項修學是 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行者們的必修學分,不應 產生心理障礙。只是中士道的悲心,不如上士道的大悲心 。上士道要累世以耐心累積非常多的福德資糧,少一點都不足以成佛 。

南傳的修行者們大都走中士道,但不能說完全沒有走菩薩道的修行者。



◆問題5:南傳內觀的法門,其實是不是在北傳大乘大般若經中世尊本師釋佛早有相關法要的開示?

答: 釋尊一成佛後度化五比丘時所開示的四諦、八聖道等 就是內觀法門。

大般若經中提及要修四念住… 八聖道等法,同時要知道這些法門都是自性空而不要起執著之心。

◆餘詳見本網站的論文「阿含經的菩薩道──兼論般若經的出現」 。

Posted on: 2006/6/24 5:46

Edited by RESP on 2007年08月01日 16:01:29
Top


Re: 請問
版主
版主


答:

1禪修的內容不外是寂止和內觀,也就是定和慧 。內觀禪修也不例外 。

2此處只提 「內觀禪修」,只是強調「慧」是佛法的不共處 。

3 出入息念十六勝行的內容,也不外是寂止和內觀 。

◆ 依據北傳的觀點,前十二 勝行屬 寂止,後四 勝行屬 內觀。詳見本網站佛法教材C5《聲聞地 》。

◆云何名為:十六勝行?

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

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

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

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

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

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

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

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

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

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

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

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Posted on: 2006/6/23 7:58
Top


[推薦書籍] 佛陀的法音
版主
版主


《佛陀的法音》一書三 CD

◆ 這是一套佛法與生活結合的心靈有聲新書,傑克‧康菲爾德著,法觀法師中譯。 內容包含能提醒我們以醒覺和慈悲來生活的法語部份,以及 六個能為生活帶來平靜開闊的簡易禪修練習。

◆ 彩色印刷,中英對照,雙語錄音,是一份值得珍藏,和送給家人朋友難得的心靈禮物。請大家告訴大家。

◆ 請 洽各大連鎖書局、佛教文物流通處或各亞洲唱片試聽架展示點;或電洽《亞洲唱片/諦聽文化》客服專線:07-3848088分機117

◆ 林崇安教授推薦序
參照:

推薦序

當年,佛陀的法音宣揚著: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

今日,許多遵循佛陀的法音的行者,同樣走在這一乘道上,喜悅於道上的所見所聞、所覺所知。

本書作者傑克‧康菲爾德將道上的刻骨體驗,化成清楚的路標來指引大眾。本書譯者法觀法師以其多年之修學,將作者的原味傳神譯出,供大眾分享。品嚐之餘,感言曰:

人間再多的繽紛,
如果缺少佛陀法音的宣揚,
將顯得貧瘠而孤單。

生命的花朵,
唯有正念的滋潤,
才能開得燦爛。

法音不在多,
在於即聽即行,
一切的美好就在當下的眼前。


林崇安2005.12.11

Posted on: 2006/5/25 2:19
Top


Re: 轉貼:大乘佛教的依據
版主
版主


法友你好:

因檔案使用BIG5編碼的中文檔名,微軟目前IE 6.0的瀏覽器使用UTF-8編碼,所以點選連結時會出現找不到檔案的錯誤訊息。

解決方法如下:
方法一:
*IE瀏覽器的主選單上的工具→網際網路選項→進階頁籤→將永遠將URL傳送成UTF-8(需要重新啟動)這一項取消勾選,套用後關掉瀏灠器再重新開啟,即可下載到此文件。

方法二:
*改用其它的瀏覽器,如Firefox。或使用抓檔軟體下載文件,如Free download Manager。本站的佛法教學系列中的注意事項有相關軟體的連結

方法三:
*到教授個人網站下載佛法教學系列,下載網址如下:
http://www.ss.ncu.edu.tw/~calin/dharma.rar

如果你只要看這篇,下載連結如下:
S4《原始佛典中的菩薩道 》

Posted on: 2006/5/17 7:01
Top


Re: 轉貼:大乘佛教的依據
版主
版主


答:

◆談到大乘佛教的依據,要先認清 ,最初佛陀在 《阿含經》 和《廣律 》中已教導出真正的聲聞道和菩薩道。此菩薩道的內容,請見本網站佛法教材中的 S4《原始佛典中的菩薩道 》。

◆印度中期佛法的權威論典《瑜伽師地論》 ,也有菩薩道的內容,請見本網站林崇安佛學及禪修論文集中的2-11《從〈菩薩地〉來看菩薩道》。

◆釋迦佛起至今 ,許多祖師大德的體證 ,離佛陀的遍智其實相差一大截,甚至於遠遠不及佛陀的十大弟子。

Posted on: 2006/5/16 1:07
Top


問: 關於金剛乘學會的現任導師--黎日光上師?
版主
版主


答:

在寧瑪派的系統中, 黎上師的傳承是由敦珠法王的佛母所確認, 黎上師有許多寧瑪派敦珠法王下傳之法,這點不用懷疑。

Posted on: 2006/5/11 10:58
Top


問:凡是煩惱都是不善嗎?
版主
版主


答 :依據標準的不同,於大毘婆沙論 最少有三說:

◆譬喻師主張:一切煩惱,應皆是不善,因為是不巧便慧所攝持故。

◆另一家主張:色、無色界煩惱,應皆不是不善,因為不感不愛果故。唯欲界煩惱,應皆是不善,因為感不愛果故。

◆有部師主張:色、無色界煩惱,應皆不是不善,因為不是「無慚無愧,或彼相應,或彼俱有,或彼所生」故。

欲界身見、邊見及彼相應無明,應皆不是不善,因為不是「無慚無愧,或彼相應,或彼俱有,或彼所生」故。

餘欲界煩惱,應皆是不善,因為是「無慚無愧,或彼相應,或彼俱有,或彼所生」故。

Posted on: 2006/5/11 10:57
Top


問:有人自稱 「業障深重 」。什麼是業障?
版主
版主


答: 業障有一定的定義,舉三論為證如下。

◆發智論卷第十一 說:「云何業障?謂五無間業。」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五說 :「云何業障?謂五無間業。何等為五?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惡心出佛身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 說 :「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就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

Posted on: 2006/5/11 10:55
Top


問:什麼是天住、梵住、聖住?有何差別?
版主
版主


答:

◆四靜慮、四無色定,名為天住。

◆四無量定(慈、悲、喜、捨),名為梵住。

◆四聖諦智、四念住(身受心法)、四正斷(已生惡令永斷……未生善令增長)、四神足(欲勤心觀)、五根(信進念定根慧)、五力、七覺支( 擇法精進喜輕安捨定念)、八聖道、四行跡(苦遲通、苦速通、樂遲通、樂速通)、勝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四法跡(無貪、無瞋、正念、正定)等十一項,名為聖住。

差別:天住、梵住屬增上心學(定學)。聖住 屬增上慧學。注意聖住中的每一項都包括定和慧。

◆證據:《瑜伽師地論》卷 98說:「三住為依,當知增上心學、慧學所有差別:謂由天住、梵住差別,應知增上心學差別。由諸所有覺分等法,聖住差別,應知增上慧學差別。謂四靜慮、四無色等,名為天住。四無量定,名為梵住。四聖諦智、四種念住,乃至道支、四種行跡、勝奢摩他毘缽舍那、四法跡等,當知一切皆名聖住。」

Posted on: 2006/5/11 10:53
Top


問: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證果?
版主
版主


答 :

◆ 從阿含經和廣律的記載可知,許多在家和出家眾在佛陀開示的當下證得初果,當時這些人都是處在未到定或近分定,並非處在初禪。

◆ 但是要知道:未到定或近分定是歸屬於「正定 」的範圍。

Posted on: 2006/5/11 10:52
Top


問:許多內觀禪修法門為何強調要由頭到腳掃瞄整個身體,覺察自己體內的狀況?
版主
版主


問:許多內觀禪修法門為何強調要由頭到腳掃瞄整個身體,覺察自己體內的狀況?

答:
◆這種由頭到腳掃瞄身體,覺察自己當下身體內部的狀況,是一種重要的覺知訓練法。當禪修者處於靜止的站著、坐著、臥著的時候,可以用這種掃瞄身體的方式,很快把身心安頓下來、輕鬆下來。一旦你的心不再跑到其他的地方去,那麼,就可以開始進一步觀察自己身心的無常和無我,也就是說,可以直接去「照見五蘊皆空」。
◆由南傳的《尊者阿迦曼傳》可以看出往內觀察自己身體的重要:禪修大師阿迦曼尊者早期在利亞布寺的禪修中,曾經三個月浪費在好奇心的追逐幻象(禪相)中,生起情緒化的感性波動,他無法從禪修中獲得泰然自若或平衡的心境。他於是確信這絕非通往解脫的正道。從此以後,他把注意的焦點回轉到身上,使它橫亙週旋在全身不同的層面或範圍中――垂直的、水平的、向上的、向下的、對角斜邊的――永遠在正念(sati)的審視之下,但他大部份的時間都用在經行。在他偶而靜坐禪修時,也不讓他的心意退到專精於一的狀態,而使它規律地審察身體的各部位。睡覺的時候也進行著以身體為基礎的禪修。這個方法試了幾天,他以身體的自然現象做為開始靜坐禪修時的中心主題,這時候容許心境息隱到專精於一的狀態,以便於觀察後續會發生些什麼。雖然心境已經被訓練和調伏了好幾天,但仍未獲得心的輕安舒息,然而期待的息隱來得出其不意的迅速和輕易,剎那間,身體似乎破裂成兩部份,同時伴隨著自發的認識,「毫無疑問的,這是正確的方法了。」這種專精於一的情形,是由堅固實證的「身觀念住」所形成的特性,防止心境無目標地漫遊於「外境」。就是這個他所採納的內省方法,後來加以調適修改,用於較高深的修習和努力。這是他生命中,熱心修習的一個極重要的轉捩點。自從他發現了正確的方法,由於一再的練習,他的進步也持續地增強。

Posted on: 2006/4/10 11:04
Top


問:禪修時,為何要觀察四大?有何依據?
版主
版主


問:禪修時,為何要觀察四大?有何依據?

答:
佛陀在《大念住經》中,說:

比丘於任何處所,任何姿勢,觀察此身,了知:此身中,有地、水、火、風。

◆所以,禪修者要觀察自己皮膚內所包的整個身體,上至頭頂,下至腳底,感覺到體內「地、水、火、風」四大的生滅變化,感覺到身體的冷熱、鬆硬、痛癢,這些都是四大的變化所形成,都是遵循大自然的法則在運作著,都是無常、無我的。

Posted on: 2006/4/10 11:02
Top


問:如何經行?有何依據?
版主
版主


問:如何經行?有何依據?

答:
◆行禪或經行時,要以自然而輕鬆的步伐在一段距離內(約十幾步到二十步)來回行走,走的時候只需要覺知自己腳步的移動。走到路的另一端時停住,由頭頂慢慢往下放鬆自己的身體,一直放鬆到腳指頭(覺察自己當下體內的感受),而後轉身繼續經行。這種行禪配合住禪的方式,是有所依據的,在北傳最重要的禪修著作,《瑜伽師地論》中說:

內攝諸根,心不外亂而習經行,不太馳速,不太躁動。亦非一向專事往來而習經行。時時進步,時時停住而習經行。

◆這裡含有二個重要的訊息,第一,經行時,要把心放在當下,不要東想西想,內心不慌不忙,行走時不快不慢。第二,不要只是一直來回走,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這樣效果反而會更好。

Posted on: 2006/4/10 11:01
Top


問:一般辯論,常常演變成各說各話,有時還要第三者評分,評分者也有各自的主觀色彩,因而辯經豈非意義不大?
版主
版主


問:一般辯論,常常演變成各說各話,有時還要第三者評分,評分者也有各自的主觀色彩,因而辯經豈非意義不大?

答:
◆先要知道,因明辯經其實相同於下圍棋、象棋,雙方在遊戲規則內公平競爭,分出高下。下完後,雙方都可以一步步逆回,客觀看出何處下差了,輸者馬上學到經驗,提升能力。
◆因明辯經是在規範下,針對一佛法主題,在一問一答中,不斷深入義理,攻方一直立出「因明論式」,守方就其大小前提的正確與否,立即給予回答,因而和下棋一樣,乾淨俐落。所以,因明辯經不同於一般辯論的各說各話。
◆因明辯經也像數學的解題,有時是證明題,有時是測驗題,都要一步步的推導,推導的結果是否正確,都可以接受客觀的檢驗。可參考本網站的辯經實例。

Posted on: 2006/4/10 10:59
Top



TopTop
« 1 ... 42 43 44 (45) 46 »